2015年10月30日 星期五

<<晴報>> 08/10/2015
血糖控制不善 足部易染菌 


糖尿病足部感染是一個臨床診斷,需要仔細觀察和檢測。患者患處可能出現紅腫痛或含膿的情況。嚴重的感染會出現發燒、食慾不振、嘔吐、昏昏欲睡。
足部感染是糖尿病人常見的問題,致病的最主要原因包括周邊感覺神經病變及周邊動脈血管疾病。周邊感覺運動神經病變使病人失去保護能力,對輕微的創傷毫不察覺,一旦表皮出現傷口,且疏於料理,持續的摩擦將使傷口難以癒合,皮膚表面上常見的細菌即有機會乘虛而入,引發感染。
免疫力功能的異常,也使糖尿病人易於受感染。糖尿病控制不良的病人,其白血球的吞噬作用明顯下降,殺菌力自然也變得異常。
常見的細菌感染有金黃葡萄球菌、乙型溶血性鏈球菌、腸道鏈球菌和綠膿桿菌,一般的情況下可用口服抗生素,但若出現含膿的嚴重個案,便需要接受放膿的醫療程度及靜脈注射抗生素。傳統的抗生素對時下的抗藥性金黃葡萄球菌有一定的不足,新一代的靜派注射抗生素則能有效地殺菌。
因此,要預防糖尿病足部感染,首要注重血糖控制,並留意足部護理,保持足部乾爽,並定期接受腳部檢查。 
           

Dr. Comfort醫療功能鞋針對糖尿病患者需要,分散足部的壓力,預防足部損傷,大大降低潰瘍或截肢的風險:
- 具龐大的足趾及前掌空間,深度達7/16”,讓腳趾能自由活動,有效減低走路時的壓力,預防潰瘍
- 採用來自澳洲的優質頭層皮革或製造,提供一流的透氣度和舒適度
- 內有Plastazote患糖尿病專用軟墊,內籠為全皮革無縫設計,減少摩擦損傷

欲知詳情,請瀏覽以下網頁:
http://www.happywalking.com.hk/health_shoes05.html

2015年9月22日 星期二

如何正確選擇跑鞋? 矯型師話你知!

正統的跑鞋後跟杯需有足夠硬度,鞋中底有承托能力、前身有柔軟度。選購跑鞋時除了注意跑鞋的質量外,還要考慮自己的腳型是否適合。一般而言,腳型可分為正常足、扁平足、寬扁足、高足弓。扁平足的患者,宜選擇鞋中底有足夠承托力的跑鞋。高足弓的患者,因為吸震力較差的關係,則應選擇高柔軟度及帶有吸震坑紋的鞋。同時,患者可透過矯型師度腳訂製合適軟硬度的鞋墊,減低足患影響,跑步更顯舒適!

詳細情形,請看短片中矯型師的講解!


2015年9月7日 星期一

[分享]一個真實的個案 – 改善潰爛雙足




近來筆者在參加義工活動時認識了一位女性朋友,她的父親足踝處有一大傷口不斷出水很痛,因而去了看醫生。醫生診斷後證實是足部動脈血管栓塞,暫未有治療方法,後來輾轉在另一位治療師推介下,他推介了一部新儀器給她父親,說是有助舒緩她父親的病情。


這儀器只有手提電話般大,用時靠兩個電極貼,貼在她的父親雙腿上,每次治療60分鐘。女友初時也半信半疑:「這真的有效嗎?」但很奇怪,她父親試用了電療儀數天後,足踝傷口真的明顯變得乾身,痛楚大大減輕。過了一周左右,已如下圖相片顯示,傷口明顯變小!女友既驚又喜,很想將這真實故事與大家分享。

足部血管栓塞其實在香港並不少見,尤其對老人家。患者初期會感到腳部及腳趾麻痺或疼痛腳部皮膚冰冷,亦因血氣不通,下肢傷口難以癒合。相信大家都曾見過一些老人家雙腳沒有血色,甚至呈紫黑色;行走時,間中會中途雙腳莫名痛楚,無法再走, 出現所謂的間歇性跛行,臨床統計上,55 歲以上表現出間歇性跛行的病人,5年後約有5%的病人需接受截肢,更有高達三成病人會因心血管的問題而死亡。

女友治療師介紹的電療機是法國研發,名為Veinoplus Arterial腿動脈電刺激器,它採用專利波形電流,有效刺激深層小腿肌肉,每分鐘可讓小腿肌肉收縮2120下,有效增加腳中風患者的動脈血流量高達八倍,幫助增加動脈氧氣及養份供應,及改善他們的症狀。

此機用法簡單,每次預設療程為60分鐘,可有效助長者的雙腳重新「活血」加油,每天做一小時治療便可,無任何副作用,如您家裏有長者有此痛患,絕對值得一試。



2015年8月23日 星期日

鞋也可以防寒背?



鞋也可以防寒背?

自己一向有輕度寒背,影響外觀,但最近從治療師朋友口中知道,原來有些極簡單方法可以幫到,只需換上一款外型較特別的波鞋便可。

上周我終於買了一對試穿,它外型實在也不差,沒有一般健康鞋的薯仔樣,相當型仔,最奇特是15度的船型鞋底,中間凹陷,走動時,初時會有些不習慣,但走了大約三十分鐘後,便完全不覺一回事時了,感覺非常正 !整個人像是給提升了,拉長了,不知不覺間,真的感到自己整條脊骨都直了,多年以來的寒背可以一下子便趕走了。



其實這對鞋是德國CHUNG SHI出品,名叫AuBioMo。它的船型鞋底設計,主要是模仿人赤足時走路的姿態,確保用者每走一步,必須先後跟著地,然後才是前掌,這種推動模式,最大好處有二,一是可以有效活化及鍛練核心肌,比起穿著普鞋高90%,有效鍛練腰部及小腿肌肉,促進血液循環,減少腰痛及膝關節壓力;另外最吸引我的,是可以整體提起整個人走路時的脊骨姿態,很自然會昂首濶步,有研究指出,穿著八周,它能顯著矯正寒背問題。

網上還有許多治療師推介這鞋,如適合足底筋膜炎或中風後的足下垂人士穿著,集矯姿及治療於一身。

想不到穿鞋原來不光是美觀或護腳這麼簡單,亦可以有這麼多健康效能,講多無謂,絕對值得您一試。

視頻參考:

產品資料:




2015年8月20日 星期四

下床踩地腳跟痛 足底筋膜炎典型症狀

下床踩地腳跟痛 足底筋膜炎典型症狀

「早上一下床,踩地那一瞬間腳跟非常疼痛」,可能是足底筋膜炎,台中慈濟醫院復健科主任蔡森蔚提醒,這是典型症狀,若沒有適當的治療或休息,症狀會越來越嚴重。
蔡森蔚主任指出,足底筋膜炎主要是腳底足底筋膜與跟骨結合處的結構受到 傷害,所謂的「發炎」指的是結構損傷後的反應。病因與腳的結構、腳行走時的力學變化及環境密切相關,例如:過度肥胖、扁平足、內旋足、足跟阿基里氏肌腱太緊太短、過度行走、或是鞋子不合適等,都是可能的病因。
年輕人的足底筋膜及周遭相關的韌帶或肌肉延展性都很好,因此除非受到很大拉扯,否則肌腱與骨頭結合處很少受傷。隨著年紀增長,足底筋膜慢慢纖維化,使足底筋膜的延展性或彈性越來越差,無法應付突如其來的伸展張力,就容易在壓力下破裂損傷,造成足底筋膜炎。
蔡森蔚主任表示,超音波檢查能準確評估足底筋膜炎的正確位置及病灶嚴重度,絕大多數病患都可經由矯正外在原因及復健改善急性期疼痛,後續復健可達到修復及預防再發生效果。

足底筋膜炎十分常見,主要由於足部結構異常而產生不正常的生物力學,例如扁平足、高足弓及足跟肌腱過短等,令筋膜受過度牽拉並退化而成。一些經常站立、步行或過重的人士會較容易出現。 
治療足底跟膜炎的方法很多,包括使用處方矯型鞋墊以承托足弓,避免筋膜受到牽拉。選擇鞋履方面,鞋跟高度要適中,約1.2-2.5厘米,而且腳後跟應較深及堅硬,以保護足跟。適當的足部伸展運動及按摩也有助康復速度,例如使用足底滾軸按摩棒。
鞋墊推介: http://www.happywalking.com.hk/insole.html
鞋履推介: http://www.happywalking.com.hk/professional_shoes.html

2015年8月13日 星期四

職場健康:慎穿高跟鞋 防職業性足患


職場健康:慎穿高跟鞋 防職業性足患
美美在某大化妝品牌的專櫃工作多年,近年發現下肢和腳跟經常痠痛,最近 症狀更嚴重了。有一日早上起床,當腳跟第一步着地時,就痛得很厲害,步行數分鐘後,痛感漸漸減退。雖然短暫的步行可以減輕腳跟的痛楚,但是當步行、站立或 跑步的時間久了,痛楚又如影隨形的慢慢浮現。美美十分擔心,自己還這麼年輕貌美尚有很長的路要走。
 
走路姿勢不當易生毛病
星期天美美打扮得漂漂亮亮穿上最喜愛的高跟鞋參加舊同學聚會,她遇見很多兒時玩伴,許多人已發福不少。心裏
正高興自己保養得宜,看見芳芳雙 眼着了魔般看着她一雙心愛高跟鞋,心想今天一定會得到不少讚美。當美美優雅地一步一步走近,誰不知芳芳第一句便說:「我們都這個年紀了,還穿這麼高的高跟 鞋?假日就讓雙腳休息吧!」
芳芳又說:「早前聽小菲說妳有腳痛呢!為了避免腳跟疼痛,妳應該盡量少穿高跟鞋,行路姿勢亦要相應地改變,腳部着力不當,會引至 髖、膝、踝等關節產生毛病。下背痛,脊骨移位也是常見與長期腳底筋膜炎有關。當骨刺形成後,行走時,跟骨滑囊、跟底脂肪墊及腳底肌膜,會受骨刺的擠壓和刺 激,不斷導致發炎引起疼痛,到其時治療困難度就大為提升。」美美心裏非常認同芳芳所言,但嘴裏卻說:「這雙鞋子很貴的」。
芳芳說:「妳要保持良好的站立姿勢,適當時間坐下小休,站立期間多作走動或伸展,幫助腳部血液循環。如必須穿高跟鞋,鞋跟高度最好在35厘米之內,休息時間為腳部按摩,可令肌肉鬆弛並促進血液循環。」

要預防職業性足患,應穿著健康醫療鞋以減輕下肢和腳跟的壓力,Happy Walking備有多款時尚舒適的健康醫療鞋以供顧客選擇,切合顧客的不同場合需要。

欲知詳情,請瀏覽以下網頁

2015年4月26日 星期日

寬扁足VS扁平足


不少足患人士以為自己患了扁平足,於是配置了扁平足鞋墊,卻令足患更嚴重。為甚麼會這樣?原來大部分人士只是「寛扁足」,尚未到達「扁平足」的較嚴重階段。如果在此階段及早預防,或許可以減少更多足部,以致膝痛問題。

根據統計,大約20-30%人口是屬於扁平足;而屬於寬扁足腳形的患者,則佔人口約40%左右。寛扁足是指足弓高偏低,但未完全下陷的患者;而扁平足,則是指足部的內足弓完全下陷,俗稱「鴨仔腳」。


其實,足弓不是0 (沒有) 或1 (有),當中有不同程度的足弓下陷,我們將之稱為「寬扁」。「寬扁」的幅度愈大,足弓會愈低,後跟會更偏歪,相關的足患問題可能愈多。圖中的腳,雖然不是 完全扁平,但足弓的確有下陷,我們會界定為「寬扁足」,也是一種有問題的腳形,更何況它同時有拇趾外翻和摩頓氏趾等問題 (遲些會再詳細探討這些問題),絕對需要足科矯形的相關治療。

寬扁足是指所有足部過份「寬扁」的腳形 (即腳踝關節向內扭入、後跟出現外翻、足弓下陷 [請看下圖])。

也許不是所有寬扁足的腳形都會令足弓下陷至完全扁平,但寬扁足絕對需要處理。預防勝於治療的要訣,就是在問題出現之前,把它消除。

參考資料:足科矯形師 Andy Lee's blog 

產品資料:QuadraSTEP「確健步」矯姿舒痛鞋墊

2015年4月24日 星期五

扁平足 走路易絆倒

什麼是扁平足

說扁平足之前,首先要知道一下足部的結構。不說不知,一隻腳是由26塊骨骼構成,一雙腳骨骼的數量已佔全身骨骼總數的1/4!而足弓的形狀則是由骨骼、韌帶、肌肉等去維繫,走路時足弓主要功能是用作幫助推動身體,提高能量運用的效能。而扁平足,則是指足部的內足弓完全下陷,俗稱「鴨仔腳」。

根據統計,大約20-30%人口是屬於扁平足,而足弓高度偏低,但未完全下陷的人士,我們稱為「寬扁足」。此類腳形佔人口約40%左右。

扁平足成因

扁平足因為足弓弧度不足,使腳底於站立時足內側的弓位榻陷並貼附上地上。先天性原因包括遺傳、跗骨黏合或韌帶鬆弛等,後天原因則包括兒童時期缺乏運動,令腳部的肌肉及韌帶力量不足、穿著不合適的鞋、脛肌腱功能失調、類風濕性關節炎、骨折、長時間站立、過度的舉重和跳遠等,都會造成扁平足。

因扁平足而導致的傷害一般都是勞損性的,包括膝關節勞損退化、腰背痛等。而經常進行運動 (例如: 長跑) 及工作要站立行走人士(紀律部隊、零售業等),對足部的負荷能力更重。如患有扁平足,足底筋膜及肌肉的過量拉扯力會容易導致足底筋膜炎、足弓痛楚,小腿肌肉發炎等連鎖後遺症。由於關節勞損是一個漸進式的過程,有些患有扁平足人士不會感到痛楚。但是,經過日積月累,關節肌腱的傷害到達一定程度,痛楚、發炎等便會漸漸出現。此階段才處理,便困難多了。

應選擇有足弓承托的鞋墊,或到矯形師配製訂造鞋墊,有效承托下陷的足弓,目的是在行走、跑步時改善姿勢,減少足部關節不正常的活動,預防勞損或紓緩痛楚。越早處理扁平足越好,以避免日後的足部問題。

產品資料:http://www.happywalking.com.hk/insole02_p01.html 

2015年4月21日 星期二

高足弓易拗柴


高弓足,即足弓部份比正常為高。形成高足弓是因為足掌骨骼架構缺乏柔韌性,足掌小骨之間的關節過份堅硬,使足弓變得欠缺彈性。沒有彈性的足弓,就如一條堅固的拱橋,永遠都是高高的撐著身體,但這絕非好事。

足弓過高可導致足部筋骨發炎,更會引致膝痛及增加「拗柴」受傷風險。足科矯形師表示,高足弓影響足部吸震能力,亦因走路時趾骨落地角度過於垂直,令足部韌帶受壓,腳踭容易向外拗。患者如突然運動或肌肉較弱,便容易發炎或受傷。

辨認高足弓
最直接的方法是看看「拱橋」曲起的程度是否高於正常。足科矯形師吳燕玲表示,平均每個月有一至兩成求診者屬高足弓,其餘多為扁平足,高足弓主要受遺傳影響,白種人病發率較其他種族多,患者足部連接拇趾的一根骨頭(蹠骨)較正常人垂直,腳掌接觸地面的範圍減少,嚴重者腳前掌及腳踭之間存有空隙,「空隙大到可放支筆喺度」,故踏地時出現「斷掌」情況。

吳燕玲稱,高足弓求診者多為三十、四十歲,或骨頭逐漸退化的六十多歲人士,「後生嗰批就係冇做開運動,之後突然運動,久而久之隻腳痛先嚟求診。」她說,患者腳部吸震功能較差,趾骨過於垂直,令足部韌帶「特別受力」,走路或跑步時拇趾會較其餘腳趾較快落地,令腳前掌受壓及發炎,亦可致足底筋膜炎,另有患者有「爪狀趾」、膝蓋及大腿外側肌肉感疼痛。

高足弓患者的小腿骨亦習慣向內拗,腳踭向外拗,吳說:「如果腳部肌肉好弱,無論跑步、行路都好易拗柴。曾有患者一年內拗柴四、五次,求診先知有高足弓。」

宜多按摩腳底
「平日自己按摩多啲腳底筋膜,或用腳踩住膠管轆下,可紓緩痛症。」吳燕玲建議,患者使用適合鞋墊,穿着大小適中的鞋,可減低足部受壓程度,並應避免穿着鞋底太薄、太硬的鞋,鞋跟最好低於一吋半。

五分鐘專業評估   助你配置最合適鞋墊
矯形師指穿着合適尺碼的鞋配合矯形鞋墊,可改善問題。經常受足患問題人士,可尋求足科矯形師做專業評估,為雙腳提供最佳力學修正,舒緩足部痛症。

產品資料:http://www.happywalking.com.hk/insole02_p01.html
參考資料:http://orientaldaily.on.cc/cnt/news/20130815/00176_084.html

2015年4月19日 星期日

矯形鞋墊治空姐筋膜炎

東方日報 | 矯形鞋墊治空姐筋膜炎 | 2012-05-20
近年流行厚底高跟鞋。足科矯形師李韋基指出,其接獲最年輕患上足底筋膜炎的個案僅得廿二歲,是任職空姐的嚴小姐,本身患嚴重扁平足,平日多穿平底拖鞋,但因工作關係需要經常穿着鞋跟高逾一吋的高跟鞋。

由於穿着高跟鞋時小腿肌肉縮短,放假改穿平底拖鞋時小腿肌肉會拉長,導致小腿肌肉出現拉扯,造成足底筋膜炎。

他表示,嚴小姐穿着的平底拖鞋無包踭,腳跟持續搖擺不穩,出現痛症,她起床着地時腳跟感痛楚,甚至不能步行長時間,「每行一步都痛」,經診斷後證實患足底筋膜炎,但因工作需要,不能穿着矯形鞋,需特製薄身矯形鞋墊。

腳形有問題要特別注意穿鞋,但腳形正常者亦有機會因為外在因素而受足底筋膜炎困擾。

美國物理治療師Roberta Nole研究發現,足患類型大致可分為24種。QUADRASTEP確健步矯形鞋墊系統將它們歸納為6大類,配合足科矯正技術,有效解決客人各種不同的足患痛症,相對傳統足部檢查,QUADRASTEP提供的分析及矯形效果更省時有效。

QUADRASTEP確健步每個分類鞋墊顏色各異,用料高質,鞋墊使用經年亦不會變形,價錢較處方度身訂做矯形鞋墊便宜,矯形效果一般鞋墊不能比擬。

矯形鞋墊6種足形鞋墊分類 (A至F分類):
A.足踝關節失穩 - 腓骨肌腱炎、足跟痛、腰背痛、籽骨炎
B.神經瘤 - 籽骨炎、長短腳、胝骨痛
C.脛後骨滑囊炎 - 髖關節外側疼痛、腰背痛、髂脛束綜合症
D.足底筋膜炎 - 蹠骨痛、髕股關節痛、脛後肌筋腱炎、神經瘤
E.脛骨痛 - 足底筋膜炎、小趾囊腫、膝內側關節痛
F.脛後骨功能障礙 - 跗管綜合症、足底筋膜炎、髕股關節痛、八字腳

詳細資料:http://www.happywalking.com.hk/insole02_p01.html

2015年4月10日 星期五

讓腳趾和陽光玩遊戲 三招KO拇趾外翻


夏天是背心熱褲加涼鞋的陽光季節!可是,長期受高跟鞋「壓迫」的OL們,就不敢露出馬腳了!看看國際巨星楊紫瓊的腳,就完全明白了!

想穿美美的鞋卻苦於腳卡得好痛;一想到要走路,就笑不出來、腳拇趾的根部總是被磨到破皮,教妳如何治療拇趾外翻,讓妳聰明挑選也能穿上美鞋!

腳趾檢測方法:
站立雙腳併攏,查看拇趾是否向第2腳趾傾斜大於20°,正常的大拇趾會外偏10至15°,若超過20°就叫做「拇趾外翻」。

症狀:
拇趾外翻是趾蹠關節不完全脫臼,主要特徵是大拇趾偏向外側;第1蹠骨偏向內側,而且形成骨頭突出。此症狀具有遺傳傾向,女性與男性比例為10:1。

第1招拇趾運動 加強妳的腳趾力量
腳趾開合運動:活動腳部,通常都是腳踝或腳掌,其實腳趾也是很重要的支撐力點,所以要多多練習。也推薦運動後邊靠牆抬腳、邊練習腳趾開合運動,舒緩一天下半身的疲累。

腳趾抓毛巾運動:剛開始可先找1條厚毛巾,抓起離地之後,暫停約5-6秒左右,妳會感受到腳趾的肌肉正在出力。之後可換成薄毛巾或小方巾,甚至還能進階使用腳趾擦地板喔!

第2招選鞋訣竅 不用完全拒絕高跟鞋
聰明選鞋,就能減緩外翻,又能穿上自己最愛的美鞋!為了不讓拇趾外翻繼續惡化,重點就在於穿鞋的方法喔!依據人體工學,我們走路時仍需要有點跟的鞋,才是符合力學喔!
3cm以內都算是正常高度,但不建議更多的高度,以免腳部往下滑動,導致拇趾壓迫更加嚴重。

第3招治療方法
休息:舒緩日常行走對腳部的壓迫和傷害。

熱敷:利用濕熱敷療,增加足部血液循環,減緩疼痛或發炎症狀。

護具矯正:醫療矯正器利用人體工學設計,除了矯正走路時所施加的錯誤力量,也能抑止外翻持續惡化,可於日常生活使用。

Hallufix德國24小時拇趾外翻矯正器

第一款適合24小時佩帶的挴趾外翻矯正帶
佩帶後可同時穿上一般鞋子,方便日常生活
有效減低挴趾偏歪; 研究証明,矯正角度達20度

想腳趾也和陽光玩遊戲?從今天起,別再「壓迫」妳腳趾了。

產品資料:http://www.happywalking.com.hk/foot_product02_p01.html 

2015年4月8日 星期三

自家製足浴 排毒安眠


勞碌了一整天,最舒服莫過於泡一個熱水澡,消除一天積壓下勞累身心。但是,又有多少香港人的浴室放得下一個浴缸呢?(小編的浴室只得放下一個水桶‧‧‧淚)

幸好,簡簡單單泡腳,也有放鬆身心、排氣活血、消脂調節五臟六腑的養生功效。通過熱力放鬆腳底及小腿經絡,加速血液循環,改善心腦等器官的供血;熱力增加使身體出汗,可以疏通經絡,排出體內的寒氣和廢物,調節體溫,降虛火。對於經血不調的女生來說,更是十分方便的調經方法。難怪香港美容院套餐總附帶足浴服務。

自家製足浴  輕鬆享受
每晚去美容院當然所費不菲,其實只需要兩個簡單工具,你也可以在家自製美容院級數足浴。

足浴按摩器
一般洗臉盆沒有保溫功能,熱水只能維持數分鐘。Beurer  足浴按摩器注入熱水便可進行熱水泡療按摩,具保溫功能,設有防護欄防止水花四濺。同時提供震動、泡摩及熱水三種按摩方式,內置16顆磁石提供磁療,並可進行足底穴位反射按摩。


巴馬湯天然草本浴足
泡腳時加入浴足粉,可加強足浴療效。巴馬湯採用純天然廣西瑤藥秘製而成,無人工添加;加入足浴按摩器中,使藥效通過足部汗腺滲透全身,逐步清除體內的濕、寒、毒氣,改善足跟痛、手腳冰涼、關節炎,失眠等身體毛病。
活絡筋骨:牛大力
安眠少夢:夜交藤
排毒消腫:銅涼傘半邊蓮、鳥不站
活血通絡:威靈仙、一身保暖、紅花倒水蓮

泡腳禁忌 
  • 剛吃飯或空腹後泡,應飯後半小時後。 
  • 水溫過高,應40—50度。 
  • 時間過長。應20分鐘左右,微微出汗即可。 
  • 自作主張,亂放中藥
  • 經期或妊娠期婦女,有出血症狀的病人不可泡腳。 
忙碌了一天後,花半小時讓身體放鬆、調節,只要天天堅持,只是泡腳也能幫妳踼走都市病。

產品資料:http://www.happywalking.com.hk/foot_health02.html 

2015年3月30日 星期一

保安不易做 巡樓最緊要護膝

玲姐是我們的鄰居,也是安定邨保安。她每天總是笑容滿臉,殷勤地為我開門。但是,最近玲姐變懶了,她只是坐在大堂保安位置,沒有再為我們開門,趕時間上班的時,心裏總有一點責怪她呢。

原來保安不易做
後來和玲姐聊天,才知道她要每天巡樓兩遍,先要乘升降機到達四十樓頂層,然後拾級而下,逐層巡視。如是者每天兩遍,等同每天走了八十層樓梯,導致雙膝長期勞損,平日只是忍著痛,靠服用止痛藥紓緩痛楚

當了兩年保安的她,膝頭開始腫脹和發炎,她終於受不了雙膝所帶來的痛楚,醫生診斷她是膝蓋退化,她惟有一邊上班,一邊看醫生和服用止痛藥。所以,她不再為我們開門。玲姐說:「個個做保安都係咁架啦!」

巡樓最緊要護膝
我試著上網幫獨居的玲姐搜尋解決辦法,發現長期走路下樓梯令膝蓋關節及軟組織承受太大壓力,造成關節磨蝕,嚴重者引起退化性關節炎。與此同時,足科專家紛紛建議,高危一族應多鍛鍊腿部肌肉,以及選擇能平均分散足底壓力的工作鞋,減輕對膝蓋的壓力。

於是乎,玲姐開始每天晨運,並把她那雙底部已磨蝕嚴重的黑鞋扔掉,在安定邨商場一間健康醫療鞋店買了一雙醫療鞋開工。這雙鞋不但樣子特別:鞋頭較一般高,讓腳趾有舒展空間;六百多元竟以真皮製造;鞋底薄身堅固,提供平衡;內裏一雙鞋墊是矯正足弓用的,能分散減膝蓋壓力;還有個漂亮名字:叫Lily

她穿上雙新鞋兩個月後,告知我膝痛減輕了,雙腿痠痛減少了,不用提早退休了。

Ezped Lily

產品資料:http://www.happywalking.com.hk/health_shoes04_p01.html 

2015年3月29日 星期日

拖腳使人舉步為艱 電極刺激助行走

香港經濟日報 C09 | 健營坊 | 健營坊 | By 張意宇 2015-03-26

拖腳使人舉步為艱 電極刺激助行走
行一步路表面看似乎輕鬆,提起腳放在地上便可,但其實過程需要腦部、神經及肌肉的控制和協調,而部分腦部受損的病人因神經信息傳遞受阻,引致出現俗稱「拖腳」的足下垂問題,不但影響步姿行動,更可誘發其他病患,令病人更加舉步為艱。

5年前中風的李婆婆,初時左邊身幾乎不能郁動,經過多年的治療和練習,手腳也能作有限活動,但走路時左腳小腿始終乏力,腳掌總是不受控的向下垂,走路時往往要用大腿出力「吊」起小腿,才能提起腳掌,而無法控制的腳尖就在地上拖行。

拖腳可使患者經常拗柴
她說,腳掌拖地的問題不只讓人一看便知她有病患,更重要是此舉令她經常扭傷腳,原因是不受控的腳掌往往向內屈,一不小心便容易絆倒及拗傷腳。

足部矯形師李家偉指出,一般人很輕鬆便可以提起腳,但有足下垂的患者,走路時不能控制脛前肌收縮及提起足部,於是拖一隻腳來走路。這是中風、腦部及脊椎受創等常見的後遺症,原因是腦部的信息無法傳達到肌肉,「肌肉唔識得收縮」,於是引致足下垂。

正常情況下,人在走路時腦部會發出信息,經脊椎的中樞神經到達腿部的周邊神經,然後再傳到腓總神經,藉以指揮脛前肌、即小腿外側的肌肉收縮,以便提起小腿和腳掌。

提不起腳 行得辛苦
李家偉稱,拖腳行路會令患者「行得好辛苦,好用力先行到幾步」,並且可以引起很多問題,除了增加扭傷和絆倒的風險外,長期拖腳步行更可能導致膝伸展肌過度活動,或者腿肌力不平衡,加速膝、等關節的磨損。

他解釋,足下垂的病人為了遷就患肢成功行出一步,往往會有一些「代償」行為,例如踮起健康的一隻腳以便拉起患肢,有些則會用上半身的腰盤力量把患肢拋前而行,結果令其他部位勞損受傷。

另方面,由於拖腳令患者走路時更為辛苦和疲累,部分人的步行意慾因此而減弱,變得「唔願郁」,甚至出現「唔想行,留返屋企就算」的消極行為。

刺激神經幫助肌肉收縮
治療拖腳多使用腳托,幫助維持腳掌呈 90 度狀態,避免腳掌向下垂落。而較新式的方法就是使用功能性電刺激儀器,利用電極直接刺激腓總神經,令腓前肌收縮將腳掌提起。

李家偉表示,只要把儀器放在適當的位置,便可幫助患者較自然地行路,而儀器會計算小腿擺動的角度,「提起時俾電,落地就停電,唔會一直電住」;同時,患肢的腳掌全呈少許外八字腳,減低向內拗而產生的絆倒及扭傷問題。

他說,經驗顯示很多病人使用儀器後「行得好、穩」,即使是一些中風多年的病人也能在新技術協助下改善拖腳的問題,但若病人對電極刺激無反應,又或肌力太差或皮膚太敏感無法忍受電極刺激,則可能無法使用新技術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行得好要靠練習
雖然醫療科技不斷發展,但有些事情仍要靠自己的努力。李家偉指出,因病患或受傷而引致足下垂,不能單靠治療師或儀器的協助,更重要是盡量多練習多走路,鍛 練神經傳遞和肌肉力量。他說,「70、20、10」的原則下,醫生或治療師的訓練只佔 10 分,70 分是要靠病人自己的努力練習,20 分是其他如家人的支持等等,才能得到理想的治療效果,若病人只靠上堂或利用儀器協助,成效都會十分有限。

他又稱,除了練習走路之外,部分病人可能會因為小腿筋肌過於繃緊而影響步行,這時便需要做一些拉筋的活動,例如躺在床上用毛巾捲住腳掌,幫助放鬆肌腱,有助步姿變得更自然流暢。